智启未来:零代码助力塘尾万里学校信息化转型的崭新篇章(由“深圳悦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服务)
一.简介
深圳市塘尾万里学校创办于1947年。学校信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赓续“让爱成就师生幸福人生”学校文化,明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旨趣,践行通识性教育、他者性教育和共生性教育辩证统一教育哲学“发展美”教育理念,健全“党建引领、依法办学,专家治校、合伙发展,标准示范、标杆驱动和数字导向、全面发展”塘万特色育人环境,研制与实施基于课标的高水平、选择型、发展性的卓越课程与教学体系,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型和学术性一流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
二.信息化转型的挑战及使用简道云的契机
学校信息化转型既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与痛点,这些挑战和痛点同时也催生了新的需求。以下是塘尾万里学校在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衍生的需求:
一、面临挑战
1.信息孤岛与资源整合困难:
a.大量管理工作仍依托于线下纸质表格,统计耗时耗力且难以追溯;
b.数据分散,各分管条线数据独立运行,数据互联互通难度大,形成数据孤岛;
c.数据资源整合需要统一标准,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
2.技术人才短缺与信息化能力不足:
a.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团队,难以应对信息化转型中的技术问题;
b.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数字工具使用上的能力差异大,传统系统很难上手;
3.管理理念和模式转变困难:
a.学校教职工对新兴技术的接受度不高,缺乏推动和引导信息化转型的动力;
b.传统管理模式根深蒂固,难以快速适应信息化转型的要求;
二、衍生需求
1.建立统一管理系统,汇集数据:
a.将原有线下Excel管理表格逐步转换为线上化,便于后续数据溯源;
b.整合各部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c.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方便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2.推动管理理念和模式转变:
a.引导管理者和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转型,增强教职工信息化素养;
b.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3.优化内部管理流程:
a.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学生、教师、管理部门和家校沟通等管理流程;
b.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公文流转、通知发布、会议安排、请假审批等日常办公事务的信息化处理,提高办公效率。
4.提升决策支持能力:
a.建立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模型,利用数据分析为学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b.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此种情况,塘尾万里学校开启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市面上传统的OA系统,专门为教育行业“定制开发”的信息化系统一开始都有接触,但使用过一段时间发现,即使在K12教育这种流程标准化程度极高的行业,各校、各部门、各年级之间也都会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传统软件的标准化模块无法完全契合本校的管理理念,二次开发需要动底层代码,成本太高,对于在校教职工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也较高,推动阻力巨大。
校领导积极探索“校企共建”的新路径,在行业兄弟学校的推荐下,与简道云官方生态伙伴“深圳悦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成数据”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各部门积极提出各自的管理需求,涵盖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绩效评估、教学资源共享、家校沟通等多个方面,这些需求体现了学校对于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决策支持能力的迫切愿望。
悦成数据充分响应了学校的多元化需求,利用其“零代码”平台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经过与校领导及教师们的共同探讨下,为学校量身定制了一套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驻校的专业团队深入了解了学校各部门的具体业务流程和管理痛点,通过拖拉拽式的开发模式,快速搭建起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各类管理应用。这些应用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还极大地简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塘尾万里学校在平台中搭建的应用地图如下,目前全校共有264人使用,并搭建了20+个管理应用,“零代码”应用搭建已经渗透到了塘尾万里学校日常管理中的各个角落,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校企共建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学校教师深度参与了应用需求的研讨与功能实现的探索,从而使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信息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与企业团队的紧密合作,老师们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前沿,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为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和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典型应用场景
3.1 场景一:公文流转
过去学校公文流转还处于线下纸质传递+口口相传的传统模式中,这种方式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信息的丢失或延误,常见问题如下:
1.流转效率低下:传统的公文流转依赖于纸质文件,需要人工传递、签字和归档,这一过程耗时较长,且易受人员流动、工作节奏等因素的影响。
2.信息易丢失:纸质文件在流转过程中容易损坏、丢失或被误放,导致重要信息无法及时传达或丢失。
3.难以追踪和统计:由于公文流转缺乏电子化记录,很难追踪公文的流转状态和责任人,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4.资源消耗大:纸质文件的打印、复印、存储和运输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不利于环保。
5.信息安全性低:纸质文件无法进行精细化的权限管控,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或丢失,给学校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校使用简道云搭建了「公文流转」模块,具体的实现方式及应用成效如下所述:
1.建立公文流转系统:学校通过搭建「公文流转」模块,实现了公文的电子化存储和流转。在线发起流程、审核、签字、归档等功能的支持也大大提高了公文流转效率。
2.加强权限管理:在系统中为不同角色配置不同操作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公文。同时系统还记录了所有操作日志,便于追踪和审计。
3.实现自动化流转:通过预设的流转规则和条件,使得不同类型的公文走不同的审批流程路线,实现了公文的自动化流转。当公文到达某一环节时,系统会自动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了人工传递的延误和错误。
4.搭建仪表盘实现数据统计分析: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实时查看公文的流转状态、处理时间和责任人等信息。这些数据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决策支持,并反哺优化公文流转流程。
学校搭建并运行公文流转应用后,办公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据估算,信息化转型后学校的整体办公效率提高了约80%。
3.2 场景二:德育处管理
在信息化尚未广泛应用于学校德育处之前,该部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1.管理效率低下:传统的德育管理方式依赖于纸质文档和人工操作,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查询困难,且容易出错。例如,学生的基础数据、调查问卷、访客信息、学生请假流程等需要手动整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2.沟通不畅:德育处与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有限,主要通过电话、家长会或书面通知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速度慢且反馈不及时。
3.数据缺乏分析:由于信息记录方式落后,学校德育处难以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利用,无法精准掌握学生的德育状况,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学校德育处开始探索并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改进。
1.建立德育管理系统:通过简道云开发一套集学生基础数据、调查问卷、访客信息、学生请假流程等功能于一体的德育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在线录入、查询和统计,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家校通、公开链接(二维码)等手段,搭建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线上填报数据、教师审批、结果反馈、数据联动等功能,使得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和及时,有助于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德育管理系统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德育处提供精准的学生德育状况分析报告。基于这些数据,德育处可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如:异常情况提醒功能(发烧超过XX人/传染性质的病请假人数太多,给领导层/对应责任人推送提醒)
3.3 场景三:总务后勤
学校总务后勤工作是确保学校日常运营顺畅、师生生活便利的重要环节。在未应用信息化手段之前,这一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引入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并带来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使用信息化系统前,总务后勤板块的工作非常依赖人工,各环节间脱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工作效率低下:传统总务后勤工作依赖人工操作,如手动记录物资消耗、维修需求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易遗漏、易出错。
2.信息不透明: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物资调配、维修进度等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影响决策效率。
3.资源浪费:缺乏有效的监控和预测机制,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容易出现过度或不足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
4.服务质量难保障: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难以量化评估,服务质量提升缺乏有效依据。
“零代码”搭建的总务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资采购、库存管理、维修申报、服务评价、功能室预约等流程的线上化、自动化;通过系统实现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促进协同工作,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实现信息透明;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物资消耗、维修需求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现精准预测和智能决策,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移动化服务(开发移动应用),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进行维修申报、服务评价等操作,报修响应时长由原先的平均24小时到现在2小时,维修完成率也由原先的80%提升至95%,师生满意度也获得了显著提高。
4 总结与展望
目前,未来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已经通过简道云完成了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华丽转身,各部门业务已经可以在系统上稳定运行,零代码平台的引入帮助塘尾万里学校教育管理和运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极大地提升了效率、透明度。
未来塘尾万里学校将在信息化的路上进一步地探索:
1.深化系统集成:加强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引入FDL等工具进行软硬件数据集成,进一步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和共享,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2.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AI+BI等先进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学校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并基于此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对潜在的物资短缺、设备故障、视频图片分析异常等问题进行提前预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拓展移动应用:开发更多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移动应用收集师生的反馈和建议,为系统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4.考虑私有部署:将数据私有化,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更加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师生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5.持续培训和技术支持:定期对师生进行信息化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学校公文流转、办公室业务以及总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校应继续深化系统集成、提升智能化水平、拓展移动应用、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持续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建设,以推动学校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