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上庄小学:赋能教师 启迪未来——AI+集体备课低代码应用
企业简介
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上庄小学秉持 “一上一世界” 办学理念,以创新教育思维为引领,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广阔的成长天地。学校拥有一支专业过硬、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33 名在职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 90%,高级教师 5 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 12 人,教师们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持续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占地 7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900 平方米,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校内不仅设有标准化教室,还精心打造了探秘宫、创客室、编程室等科普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质平台。同时,书法教室、足球场等场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培养需求。
上庄小学也是一所致力于教育创新与信息化转型的公立学校。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探索低代码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通过自主研发的AI+集体备课平台,推动教师协作效率提升与教学资源优化,成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标杆单位。
业务需求/挑战
1.1 传统备课模式效率低下
传统备课场景中,教师需手工编写教案、设计课件,从学情分析到知识点编排,每周平均需耗费 可能高达12小时以上。手写教案不仅难以实现跨学科、跨年级共享,还存在重复劳动问题,如某语文教研组为准备同课异构课程,教师各自独立编写教案,资源重复利用率不足 30%。同时,由于缺乏数据支撑,教师难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1.2 教育信息化转型需求迫切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学校急需数字化工具提升教学效率。无论是备课优化还是备课内容线上线上评审和共享,都希望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快速落地和过程中的灵活调整,而传统技术开发模式存在高门槛、长周期的弊端,时间上难以快速响应教学场景变化,效果上难以实现灵活多变的自定义调整。
1.3 教学质量提升瓶颈
缺乏高效协作平台,教师间经验交流局限于线下教研活动,难以形成常态化互动。导致新教师成长缓慢,课程设计同质化严重,创新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解决方案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上庄小学老师敏锐的识别到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备课的快速提效,同时也测试过体验过简道云零代码平台快速落地易上手和灵活适配的特点,于是上庄小学刘老师非信息化专业的老师也通过简道云+AI大模型实现AI+集体备课系统。刘老师结合手工备课的历史痛点,不止于简单搭建出AI备课的内容产出,更从经验共享和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搭建了一体化的备课管理系统,实现大数据+零代码的有机结合:
2.1.零代码快速开发:
利用简道云可视化界面与预构建组件,由教师直接参与开发,确保需求精准匹配,同时也支持按需随时灵活调整修改。
2.2 核心模块功能设计:
核心功能包括一键AI备课、门户查询、集体协作记录,支持线上线下混合教研。结合简道云开放平台有机结合AI备课从源头实现提效和电子化管理,同时通过简道云搭建内部研讨、数据归档、门户查询等实现核心功能。
2.3技术集成创新:
自建插件:简道云支持自建插件功能,内置“复制课程内容→AI生成初备→格式自动修正”全流程,一键完成教案初稿。
多平台兼容:简道云集成KimiAI等AI工具,支持用户自定义跳转至其他AI平台(如文心一言、讯飞星火),实现大数据打通。
2.4.持续迭代优化:
根据教师反馈,迭代增加附件上传、大单元备课支持、照片留存等功能实现智能备课的知识沉淀和内部资源共享。
应用架构图:
典型应用场景
3.1 场景一:AI一键生成初备教案
历史背景与痛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手工备课的痛点严重制约着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手工备课平均每课时需耗时 4 小时,其中近一半时间都花费在重复性工作上。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不同年级讲解古诗词时,生字词的基础讲解、作者背景介绍等内容存在大量重复,但教师仍需逐一编写,导致资源分散在个人教案中,难以实现有效整合与利用。内部学期复盘发现同一学科不同年级间,手工备课内容重复率高达 60%,且因缺乏统一存储与共享机制,教师难以快速调用优质备课资源,严重影响教学准备效率。
解决方式:
借助简道云平台搭建线上规范的备课平台系统,维护信息后,老师选择教师选择课程信息(版本、学科、单元等),点击后即可通过内置插件调用AI模型自动生成教案初稿,同时支持多平台切换进行内容填充和在线快速编辑和提交。
1.通过简道云开放平台自建插件的功能,快速设计AI模型调用插件,通过平台可视化设计和调试实现傻瓜式配置AI调用。
2.借助简道云多端适配和灵活搭建的功能,搭建线上备课表单,PC端/移动端老师随时可以调用大模型进行内容产出和结构化调整;
3.通过表单标准化教案模板,教师可在线编辑并提交,实现备课内容的规范和线上收集,便于后续的评审和内容复用。
场景价值:
1.备课时间大幅缩短至每课时 1 小时,效率提升 75%,让教师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创新与学情分析中。
2.教案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为跨年级、跨学科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资源共享率增长 60%,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智慧共享。
3.2 场景二:线上线下混合教研会
历史背景与痛点:
在传统教育教研模式下,现场教研会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研讨课程设计的重要方式,
但现场教研会往往受时空限制,会议记录依赖手工整理,无论是纸质记录还是电子表格文档记录过程信息易遗漏,同时记录内容也分散在不同记录人手中,难以实现数据的汇总和存档,后续如同课程历史记录检索、多校协同的共享难以实现。
解决方式:
1.通过简道云平台搭建集体备课记录电子表单,支持规范提交会议纪要,同时也支持快速上传现场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记录形式;
2.系统集成企业微信会议录制功能,会议结束后自动生成智能会议记录,不仅能精准识别发言人、标注讨论重点,还能将会议记录自动关联至教案库。
场景价值:
1.教研会参与率从 70% 大幅提升至 95%,突破时空限制,让多校协同备课成为常态,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共享,推动区域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2.在资料管理方面,智能检索功能让会议记录检索效率提升 90%,教师输入关键词即可快速调取相关教研资料,历史教研成果完整留存、高效复用,为教学研究和课程创新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3.3 场景三:电子教案动态优化
历史背景与痛点:
上庄小学历史都沿用纸质的教案进行管理,纸质教案修改困难,教师修改教案时,需反复誊抄或手动标注,耗时耗力且易导致页面杂乱,多轮修改后易出现版本混乱,难以区分最新版与历史版,版本也难以有效管理,同时和上文描述一致纸质教案多存放在教师个人文件夹或档案室,难以实现跨年级、跨学科共享,优秀教学经验无法高效传递,新教师只能通过借阅零散的纸质教案学习,难以系统掌握教学要点,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解决方式:
通过简道云平台刘老师快速搭建电子教案管理系统,实现教案管理的电子化,同时关联AI初备和研讨会记录等信息,实现多维度的信息关联,便于老师按需求自助式检索查询。
1. 简道云平台支持字段级的权限管理,配合公式函数,教师通过线上表单可以在线修改教案,系统自动记录版本变更日志,数据有记录,过程有留痕。
2. 简道云平台支持多表数据打通功能,教案库后台自动关联初备、研讨信息,支持按学科、年级、教师等多维度检索,线上随时随地查询,历史版本可追溯。
价值:
教案复用率提升 50%,教师可快速调用过往优秀教案作为参考,减少重复性工作。新教师通过系统学习资深教师的教案及修改记录,备课效率提高 40%,加速教学能力成长。
在教学评估中,教师因能充分借鉴历史优秀经验并融入创新设计,课程创意性与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教学评估得分平均上升 15%,切实推动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总结与展望
4.1 项目成果
效率提升:全校教师年均节省备课时间超2000小时,有效释放25%教学创新精力,便于老师聚焦于课程创新和学生参与度等深度设计。
质量突破:课程设计优良率从65%提升至85%,区域教学评比获奖数增长3倍,切实推动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成本优化:相比传统定制化系统开发,节省成本超10万元,迭代周期缩短80%,同时也为上庄小学储备了零代码信息化老师,便于后续拓展新的数字化场景。
4.2 未来规划
1. 深化AI应用:训练学科专用AI智能体,支持教案个性化生成与学情分析。
2. 构建教育生态:搭建“终身学习社区”,连接在职教师与资深教育专家,促进经验传承。
3. 技术扩展:探索跨学科备课平台与低碳远程教研工具,响应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