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工厂
1. 简介
1.1 数据工厂简介
数据工厂将分散的表单中的数据整合到一起,从而发现数据中蕴含的更广泛的信息和规律。设备管理与巡检应用共用了七个数据工厂,如下所示:
注:本文以「设备已检漏检统计」数据流为例,讲解计算思路与详细设置步骤;其余数据流只介绍思路,具体设置已在 设备管理与巡检 应用模板给出。
1.2 引用关系
2. 设备已检漏检统计
设备已检漏检统计主要是根据巡检次数和当天规定巡检次数,分析其已检和漏检次数。数据流关系图如下:
2.1 计算思路
1)找出 设备管理与巡检 中,与设备巡检次数相关的表作为计算的数据源。
- 辅助表:应巡检日期
- 设备档案
- 设备巡检单
2)通过 分组汇总 将「辅助表:应巡检日期」和「设备巡检单」分别进行汇总统计。
3)通过 横向连接 先将设备档案和处理后的辅助表进行左连接成为一张数据表,再将处理后的设备巡检单与该表进行左连接,使之成为一张数据表。
4)通过 字段设置 计算已检/漏检次数。
5)将结果输出为「设备已检漏检统计」。
2.2 详细计算
1)添加输入源
「辅助表:应巡检日期」、「设备档案」和「设备巡检单」表单保留了如下字段作为输入源:
输入输入源 | 使用的输入源字段 | ||||||||||||||||||||||||||||||||||||||||||||||||||||||||||||
辅助表:应巡检日期 | 设备编码 应巡检日期 | ||||||||||||||||||||||||||||||||||||||||||||||||||||||||||||
设备档案 | 设备名称 设备编码 使用车间 安装地点 当天规定巡检次数 | ||||||||||||||||||||||||||||||||||||||||||||||||||||||||||||
设备巡检单 | 设备编码 巡检时间 巡检结果 |
以设置「辅助表:应巡检日期」这个输入源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分组汇总
将「辅助表:应巡检日期」和「设备巡检单」分别进行汇总统计。以对「辅助表:应巡检日期」进行分组汇总为例,操作如下:
3)横向连接
通过横向连接先将设备档案和处理后的辅助表进行左连接成为一张数据表,再将处理后的设备巡检单与该表进行左连接,使之成为一张数据表。操作如下:
4)字段设置
在横向连接后的表单中添加「已检次数」和「漏检次数」字段,字段的公式设置如下:
- 已检次数:IF(巡检次数=="",0,巡检次数)
- 漏检次数:当天规定巡检次数-已检次数
以添加「已检次数」字段为例,操作如下:
5)输出数据流
完成以上设置后,即可输出最终的「设备已检漏检统计」,数据预览如下:
3. 辅助:设备编码-应巡检日期
「辅助:设备编码-应巡检日期」是用于确定设备巡检的时间安排,确保按时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表单。数据流关系图如下:
3.1 计算思路
1)找出 设备管理与巡检 中,所有影响设备巡检时间的表作为计算的数据源。
- 设备档案
- 巡检方案
2)通过 数据筛选 将设备档案表单中设备状态不为报废和备用的设备数据筛选出来。
3)通过 横向连接 将筛选后的的设备档案表和巡检方案表进行左连接,使之成为一张数据表。
4)通过 数据筛选 将横向连接后的表单中巡检频率为日检、周检、月检、季度检、年检的设备数据分别筛选出来。
5)通过 字段设置 在筛选后的各个表单中添加「日期」和「是否为下次巡检日期」字段。
6)通过 追加合并 将前 5 张记录设备不同巡检频率的表单合并为一张数据表。
7)通过 数据筛选 将追加合并后的表单中「是否为下次巡检日期」字段值为 1 的设备数据筛选出来。
8)通过 字段设置 对字段进行排序。
9)将结果输出为「辅助:设备编码-应巡检日期」。
3.2 数据预览
最终输出「辅助:设备编码-应巡检日期」,数据预览如下:
4. 巡检完成情况统计
巡检完成情况统计主要是计算完成巡检设备的数量,并分析其巡检完成率。数据流关系图如下:
4.1 计算思路
1)找出 设备管理与巡检 中,所有影响设备巡检数据的表作为计算的数据源。
- 辅助表:应巡检日期
- 设备巡检单
2)通过 分组汇总 将辅助表:应巡检日期和设备巡检单分别进行汇总统计。
3)通过 横向连接 将处理后的辅助表和设备巡检单进行左连接,使之成为一张数据表。
4)通过 字段设置 计算「每月已检台数」和「巡检完成率」。
5)将结果输出为「巡检完成情况统计」。
4.2 数据预览
最终输出「巡检完成情况统计」,数据预览如下:
5. 设备维修及时率
设备维修及时率主要是计算应修设备和及时维修设备的数量,并分析其维修的及时率。数据流关系图如下:
5.1 计算思路
1)设备管理与巡检 中,只有「设备维修单」对维修及时率有影响,因此数据源仅为设备维修单。
2)对第一张设备维修单
3)对第一张设备维修单
- 通过 数据筛选 将设备维修单中审核通过并完成修复的数据筛选出来;
- 通过 字段设置 对其计算「应修复时间」、「剩余可维修小时数」以及「是否及时完成维修」;
- 通过 数据筛选 将及时完成维修的数据筛选出来;
- 通过 分组汇总 对筛选后的数据按时间分组,对「是否及时完成维修」字段进行计数。
4)通过 横向连接 将处理后的两个设备巡检单进行左连接,使之成为一张数据表。
5)通过 字段设置 计算维修及时率。
6)通过 分组汇总 对处理后的数据按报修时间分组,对「应修数量」、「及时维修数量」以及「维修及时率」字段进行求和。
7)将结果输出为「设备维修及时率」。
5.2 数据预览
最终输出「设备维修及时率」,数据预览如下:
6. 保养任务下发
保养任务下发主要用于整理设备的保养计划数据。数据流关系图如下:
6.1 计算思路
1)找出 设备管理与巡检 中,所有与设备保养任务有关的数据表作为数据源。
- 保养计划表
- 设备档案
2)通过 数据筛选 将保养计划表单中保养频次为每天一次、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年一次的数据分别筛选出来。
3)通过 字段设置 在各个表单中添加如下字段:
- 日保养:添加「日期」和「保养结果」字段;
- 月保养:添加「日期」、「是否为下次月保养日期」和「保养结果」字段;
- 季度保养:添加「日期」、「是否为下次季度保养日期」和「保养结果」字段;
- 年保养:添加「日期」、「是否为下次年保养日期」和「保养结果」字段;
4)通过 数据筛选 分别筛选出「是否为下次月保养日期」、「是否为下次季度保养日期」、「是否为下次年保养日期」字段为 1 的数据。
5)通过 追加合并 将前 4 张记录设备不同保养频次的表单合并为一张数据表。
6)通过 横向连接 将设备档案表单与追加合并后的表单连接为一张数据表。
7)将结果输出为「保养任务下发」。
8)完成数据流设计后,将输出表同步至表单,即可完成通过数据流触发保养流程。
6.2 数据预览
最终输出「保养任务下发」,数据预览如下:
7. 保养完成情况统计
保养完成情况统计是根据应保养次数、已保养次数,分析设备的保养完成率。数据流关系图如下:
7.1 计算思路
1)设备管理与巡检 中,仅有「设备保养单」会影响设备保养数据,因此选择其作为计算的数据源。
2)通过 数据筛选 将完成保养的数据筛选出来。
3)通过 分组汇总 对设备保养单和筛选后的设备保养单分别进行汇总统计。
4)通过 横向连接 将处理后的两个设备保养单进行左连接,使之成为一张数据表。
5)通过 字段设置 计算「已保养次数」和「保养完成率」。
6)将结果输出为「保养完成情况统计」。
7.2 数据预览
最终输出「保养完成情况统计」,数据预览如下:
8. 备件库存统计
备件库存统计主要是计算应备件当前库存和安全库存的数量,从而分析其库存状态。数据流关系图如下:
8.1 计算思路
1)找出 设备管理与巡检 中,所有影响库存的数据表作为当前库存计算的数据源。
- 备件入库单
- 备件领用单
2)通过 分组汇总 将库存相关的出入库数据进行汇总统计。
3)通过 横向连接 将汇总所得库存数据与辅助表连接为一张数据表。
4)通过 字段设置 计算当前库存、库存状态以及领用数量。
5)将结果输出为「备件库存统计」。
8.2 数据预览
最终输出「备件库存统计」,数据预览如下: